雷涛:大模型后训练时代,AI要生产数据训练自
今年1月,人工智能公司xAI创始人埃隆·马斯克在一场直播中表示,人工智能公司已经耗尽了用于训练模型的数据,并“耗尽”了人类的全部知识。
数据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基础,模型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提炼形成智能。现在,人类生产数据的速度,远远跟不上人工智能学习的步伐。没有优质数据的支撑,大模型该如何训练?
服务于真实的数字生产资料
“今天的数据已经供给不了明天的AI,今天的AI要生产明天需要的数据。”近日,在由北京市科协、北京科技记协组织的“首都科技人”宣传活动中,天云数据CEO、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发明奖获得者雷涛分享了他对“合成数据”这一数字生产资料的看法。
天云数据CEO、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发明奖获得者雷涛。受访者供图
雷涛表示,硬件的增长遵循摩尔定律,而数据的增长则呈现指数型态势。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,已然是机器生产数据的时代,合成数据则是未来算力的主要解决方案。
但在实际应用中,合成数据是否会因为是“人造”的,而存在“假数据”的嫌疑,无法达到与真实数据同等的效用呢?
雷涛介绍,合成数据不是假数据,它是在有限的真实数据的基础上,用真实的逻辑生成的结果数据。这些结果数据服务于真实的生产过程。
他以完成能源行业的安全规范为例进行说明。过去编写安全规范需要专业人员,且要同时消化多种语言的操作手册;现在把所有操作手册给到计算机,计算机按照工艺流程的思维链学习并抽取内容,就能够生成安全规范。这个安全规范虽是“合成”的,却完全可以应用于实际的生产过程,这充分体现了合成数据在工业生产场景中的价值。
由简“化”繁的生成逻辑
那么,合成数据究竟如何生成?雷涛打了个比方,往一瓶水中滴一滴墨水,墨水会从相对简单的状态逐渐扩散,变得复杂、分散。通过逆扩散算法识别墨水扩散规律,就能模拟出不同的墨水扩散场景。合成数据也是利用类似原理,抓住核心规律,从简单数据出发,模拟数据的复杂变化过程,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数据。
“人类的抽象逻辑留给我们的数据资产有限,都是信息化进程中沉淀下来的结构化概要信息。而要把这些概要信息,转变为能用于理解和处理复杂世界中复杂系统的内容,就需要大量合成数据。”雷涛说。
受访者供图
另外,在某些特定领域或场景下,获取真实数据存在困难。以自动驾驶领域为例,其需要百万级别的路况数据,涵盖模拟极端灾难天气、极端恶性交通事故(如波音747在高速公路上迎面迫降)、复杂路况(如路面破损、立交桥断桥)等情况的数据。这些数据难以从现实世界获取,而合成数据可按需生成,填补数据缺口,降低对有限真实数据的依赖。
自我驱动的“数据飞轮”
雷涛认为,人工智能已经从预训练时代走向了后训练时代。在后训练时代,大模型构建起从数据生成到模型强化的正向循环机制至关重要。就像移动互联网时代搜推系统的“数据飞轮”效应——通过应用数据优化算法,算法又反哺应用,人工智能大模型也应形成“数据飞轮”,借助AI生产训练数据实现自我训练。
已经有数家活跃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,正在使用合成数据训练大模型。Facebook和Instagram的所有者Meta已经使用合成数据来微调其最大的LlamaAI模型,而微软也将AI制作的内容用于其Phi-4模型。谷歌和ChatGPT背后的公司OpenAI也在其AI工作中使用了合成数据。
最近如火如荼的Deepseek,也在训练中使用到了合成数据。根据DeepSeek-V3技术文档,对于数学、代码竞赛、逻辑谜题这类推理相关数据,DeepSeek-V3先借助已训练好的DeepSeek-R1模型生成数据,再用融合了特定优化方法(监督微调与强化学习)的专业模型。
为应对数据“饥荒”,“自给自足”的合成数据正在成为人工智能的新燃料。雷涛以2月19日发布的斯坦福生物学模型Evo2为例,Evo2能解构生物数据,还能通过训练,重构数据维度,在人工智能与数据的深度融合中,形成“复利效应”:“现在,AI产业与数据已步入深度协同阶段,构成产业演进的底层逻辑:AI建设数据资产,数据飞轮加速AI产业发展,二者相互依存、共同发展,促使产业格局发生质变。”(记者 李欣哲)
上一篇: 中国移动MWC2025掠影:以东方智慧拓数智时代新空
栏 目:科技新闻
本文标题: 雷涛:大模型后训练时代,AI要生产数据训练自
本文地址:http://jintu.90wl.com.cn/kejixinwen/691.html
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- 03-26 全国政协委员王晶:以数字公民建设筑牢数据安
- 03-26 为直播电商立规矩,给消费者权益添保障
- 03-25 光明网评论员:抓取个人隐私就是抢劫
- 03-25 打击个人信息“标签化”贩卖,监管与防护要“
- 03-25 聚焦AI应用、新型显示、光伏创新 TCL亮相AWE 20
- 03-25 “博世i-Hybrid S 多能混动热泵系统”亮相AWE 202
- 03-25 让人工智能成为全球发展的普惠引擎
- 03-24 人工智能为中非合作打开新空间
- 03-24 【锚定2035·院士谈科学报国】践行“大食物观”
- 03-24 如何让规矩走在生意前头


阅读排行
推荐教程
- 01-16 释放开源潜能,加快构筑软件创新“朋友圈”
- 01-16 公共数据资源应当“富矿精开” _光明网
- 01-16 当AI遭遇“杀猪盘” _光明网
- 01-16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_光明网
- 07-25聚焦“水土湖草冰” 2023年江源综合科考启动
- 02-01 开启智能终端新纪元 AI端侧应用技术震撼发布
- 01-31 AED数字地图推出 构筑院前急救生命通道
- 01-31 共建“AI+教育”生态 打通落地高校的“最后一公
- 01-16 抖音电商全国830个产业带销售额过亿 _光明网
- 01-16 着力提升全社会网络素养 _光明网